受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委托,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宣读了大会致辞。他表示,当前,智能技术催生的教育新形态对教育变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8月18日,“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会议以“智能技术与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教育界、科技界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从科技赋能教育的视角探讨智能技术发展与教育融合应用,从学生的视角探讨学习危机与教育的未来,从教师的视角探讨教师教育与教学创新,从生态的视角关注区域智慧教育发展、农村教育转型与教育数字化治理等。本次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举办,搭建了元宇宙会场,会议实况向全球直播,首日线上收看逾四百万人次。

受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委托,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宣读了大会致辞。他表示,中国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坚持公平、包容、高质量发展与改革创新。当前,智能技术催生的教育新形态对教育变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升级,建设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积极创造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治理体系;加快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他倡议重塑智能时代教育目标,大力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加强智慧教育开放合作,以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在致辞中指出,应更加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民族地区的教师培养;积极推动教师角色转变,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依托 与教育领域的规划与实践,构建全球教育合作网络,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展涛指出,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全球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他认为,中国的前瞻规划和创新实践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例证。北京师范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密切合作,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双方在智慧教育方面的探索,得到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

在大会首日举办的“数字化转型与智慧教育论坛”上,雷朝滋司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任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钟秉林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郑庆华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资深专家雷纳托·奥佩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开放教育理事会开放教育资源远程教育主席罗里·麦格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代表项目专家团队发布了“国家智慧教育战略联合研究计划”的研究成果,并发起了“全球智慧教育合作联盟倡议”。

本次会议于18至20日在北京召开,共举办12场主题论坛,包括开幕式暨数字化转型与智慧教育论坛、教育元宇宙与教师教育论坛、数字素养与智慧学习论坛、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论坛、技术赋能教学创新论坛、学习危机与教育的未来论坛、第六届智慧学习环境国际会议、智慧乡村与农村教育转型论坛、人工智能与开放教育论坛、教育数字化治理论坛、智能时代的学校教育变革论坛、科技与教育融合创新论坛暨闭幕式。


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微信服务号